查看原文
其他

全区的医师和医务工作者,节日快乐!

上海长宁 2022-03-21



今天是8月19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


“初心”,这是常常被大家提及的一个词。初心是什么?顾名思义,是最初的心愿。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梅岭香。”这是多少人心中的期盼,可世事沧桑,经历了无数风雨后,又有多少人可以保持最初的那颗初心?


记者采访的这几位医生就在大家的身边,也许你或亲人就曾被他们治愈,也许他们一句话语温暖了你很久,也许他们正是你寻寻觅觅了很久的良医……


透过记者的文字,来看看他们的初心,看看他们坚守的信念。


何东仪

久久为功

方得始终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要沉得下心,要吃得了苦,要对生命充满敬畏,久久为功,方得始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副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关节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七、八、九、十届)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工匠、上海市区域名医、上海市劳模等荣誉称号。


对于何东仪而言,考医学院,当一名医生是人生的“单选题”。


“我家四代从医,我小时候经常出入的是医院食堂,看到最多的衣服是白大褂。很多人不喜欢医院消毒水的味道,而我却对那股味道‘情有独钟’。”


于是,1989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何东仪被分配到了光华医院。


“走出校门前,当医生的姑姑曾给我说过一句话:以后你看的病人多了,不要因为他们的贫富而区别对待,对那些经济条件差的更要认真对待。”何东仪说,这句话他记在心中几十年。


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就注定要和药物相伴一生,很多来光华医院看病的外地病人临走时都要带上几个月的药,而病人们也常常会因为因缺少百八十元钱而没法购买足量的药。对于这样的患者,何东仪总会自己掏腰包,伸出援手,为他们解决难题。


“不能因为这点钱让他们少吃几顿药,何况他们还有路费要付。”次数多了,病人再次就诊时还钱,何东仪也早已忘记。


慢慢地,在何东仪的影响下,光华医院关节内科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能因为差了一点钱而让患者带不走足量的药,大家凑一些,也要帮这些患者解决困难。


从医30载,有一件事让何东仪至今难忘。


那年的夏天,20多岁的沈林(化名)患强直性脊柱炎住进了光华医院。


面对当时已无法站立的沈林,热恋女友的家人对两人未来的婚姻有了迟疑。


“我看出了女方父母的心思,便很诚恳地告诉他们,对沈林的病我们还是有把握的,且在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后,不会对婚姻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何东仪说,很多时候,一个人得病,影响到的是一个或者多个家庭。


很快,沈林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第二年,沈林如愿娶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而何东仪便被双方父母邀请,成为两人婚礼上的证婚人。


如今,在何东仪带领下,光华医院类风湿关节炎专科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关节病诊疗基地、上海市中医重点学科、上海市中医临床基地、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而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病人也在关节内科医生团队的治疗下重获新生,见证着何东仪从不改变的医者初心。


徐  凌

生命至上

用心守护


“医生既要生命的守护者,更成为健康教育者、管理者。我一直坚信,医学是值得我奋斗终身的事业,以患者为中心,学会换位思考,始终是我医者的初心。”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聘于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同济大学医学院讲师,上海第六届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现任上海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专科肠道微生态组委员。

 

毕业后一直从事消化内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至今,主要致力于胃癌及肝癌的发病转移机制、临床诊疗转归等消化道疾病的基础研究。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二项,上海市卫计委优青项目、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各一项,并参与多项课题,先后于2017年获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2018年获第二届“长宁区十大杰出医务青年”荣誉称号、2021年获十八届“银蛇奖”三等奖。



前不久,第十八届“银蛇奖”揭晓。在这个上海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中,上海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徐凌博士榜上有名。


回想起自己的从医经历,徐凌用了“并非本意”四个字。


“小男孩都有一颗猎奇探索的心,我也是,因此从小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考古学家,可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帮我填了医学院。”虽然最初“并非本意”,可十几年医生当下来,徐凌却越做越有“滋味”,“当把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时,他们也带给了我无限的感动和力量。”


说到这里,徐凌讲述了令他难忘的两位患者。


20多岁的姑娘小美(化名)从外地来到上海舅舅家度假,看着有些消瘦的外甥女,舅舅决定带她到医院做个检查。


“当时我为她做了一个普通CT,发现她肝脏部位有阴影,便建议家属又做了一个增强CT。”徐凌回忆道,CT结果显示,小美肝癌已广泛转移。


对于花季年龄的小美和她的家人,这样的结果是无法接受的。


“我和小美舅舅交流了病情,又给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尽己所能给予了安慰。”徐凌说,后来小美回到了自己的城市,小美舅舅也打过多次电话与他交流外甥女的病情,并表示感谢。 


另一次,是一位40多岁,身患肠癌的农村女性。


“来的时候,这位患者的肚子上已经出现了开放性瘘管,每天我要为她换两三次药。”徐凌说,患者来时正值盛夏,伤口散发着阵阵恶臭,不要说是同病房的患者,就连亲属也面露嫌弃之色。


“每次换药,这位患者都十分配合,从来不喊疼,换完药,她都会向我投来感谢的目光,轻轻拉一下我的手。”徐凌回忆道。


几天后,这位患者去世了,她此生最后的温暖应该就是徐凌每天为她一丝不苟换药的那一刻。


“患者常常会把生命托付给我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就更能领会到他们的所想、做为,也就更加珍视我的职业。”徐凌说,今后也许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苦乐自知,他会勇往直前。


崔  晓

守护中医国粹

倾心传承发扬


“作为一名中医医生,我会尽己所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医,了解治未病理念,做到未病先防,帮助更多人减少病痛。”


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康复一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长宁区“创新团队”、区卫健委“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中心”和康复科“名科”项目负责人,获上海市区域“名医”提名奖,长宁区第三届“领军人才”、第七届“拔尖人才”。

 

先后师从山西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上海市名老中医陈汉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主任吴耀持教授学习,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脑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物理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兼职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康复诊治脑卒中,脊髓损伤、骨折术后以及颈、肩、腰腿等病症,尤其采用浮针治疗局限性疼痛,疗效颇佳。


30多年过去了,大学时的那些恩师,那些事儿依旧印刻在崔晓的脑海中。


“我的一位老师腿有残疾,找他看病的人又很多,我就常常骑自行车带着老师到处去给人看病。一次下着大雪,车子一滑,把老师摔了一下,心里既害怕又惭愧,好几天都没有敢去老师家。”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可崔晓仿佛就在说昨天发生的故事,“那时找老师看病的都是慕名而来的,可老师从来不收钱。”


也正是当年在这样一批老师的熏陶下,崔晓心中“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之愿渐渐升起。


一次,一位病人在头痛了近一周无法睡眠后,找到了崔晓。找到患者颈部的两个压痛点,崔晓运用刚刚学到的浮针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针到痛消,患者头痛立刻减轻,当晚安然入睡。


“我们大学一个班40多位同学中,最后坚守在针灸医生这个岗位上的只有两三人。一根小小的银针可以立竿见影,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消除痛苦,这便是我坚守的初心。”


2004年,崔晓走进了康复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开始在更广阔的天地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15年前,50多岁的陈曦(化名)突发脑淤血后半身瘫痪,丧失语言能力。


在崔晓的康复治疗下,半年后陈曦的身体开始慢慢恢复了。“十几年了,他依旧每周来两三次做康复,不仅没有再次发生中风,且恢复了语言能力,生活也可以自理。”崔晓说,“没有崔医生就没有我。”是陈曦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崔晓说,患者的认可,患者康复后的笑脸永远是她坚守的力量。


石向东

扎根社区医疗

倾情以待患者


“做医生越久,就越希望能更多地帮到患者。如果有十分能力,对患者我就会尽十二分努力。”


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向东工作室主管,主任医师。上海市长宁区“治未病”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社区适宜技术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先后荣获“上海市医务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是长宁区首位社区“领军人才”,“名医工作室”。


石向东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国家级非遗朱氏“一指禅”推拿和陆氏针灸技术,并把二者结合起来,综合应用于社区百姓慢性病的治疗。石向东结合社区全科治疗的特点,形成一套独特的治疗技术,擅长针灸与推拿相结合,手法强调柔和和深透,即柔和似水,又能深透,力透溪谷,解决深层次难题,使“颈椎病、腰突症、失眠、膝骨关节病”等方面的患者多年顽疾得到康复缓解。


领衔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9篇,专利2项;参编《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特色项目集成》《针灸独特疗法聚英》等医学书籍。“海派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上海市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石向东工作室获上海市技师创新工作室,失眠获上海市优势病种。


晚上7点,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向东工作室的灯光依旧亮着。


“我是典型的‘007’。”石向东开玩笑道,“只要有我的门诊,那最晚走的肯定是我。”


刻苦钻研中医28年,年门诊量达13000余人次,石向东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可他说的最多的却是——患者带来温暖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2003年,石向东第一天到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班,那天正好下着大雨。


“下班前,一位当天看过病的病人知道我没有带雨披,便从家里拿了一件给我送来。”石向东说,病人带来的温暖是超出了他想象的。


随着从医时间越来越近,技术越来越高,对患者关注的角度也更加不同。


“现在关注的不仅是患者身体上的病痛,还会在心理上引导他们。”石向东讲述了一个患者的故事。


张阿姨找到石向东时,不仅受着失眠的折磨,且常常焦虑、忧郁,家人让她吃药她便以哭闹来拒绝。


“我跟她聊天,知道她的病因之一是和家人不和谐,于是我给她出了个主意——‘换个频道’。”石向东说,他经常建议类似的患者去做志愿者,“做志愿者没有压力,没有竞争,与人为善的同时心情也会好起来。”


果不其然,听了石向东的意见后,张阿姨便在闲暇时间去做志愿者,心情慢慢好了起来,身体也逐渐康复。

“十几年下来,很多病人变成了朋友,变成了亲人。我看病时常常来不及吃饭,拿针灸做推拿,也不能随便就用手去拿食物,这时有的病人就会剥好一个鸡蛋,然后塞进我的嘴里。”石向东说,这些病人带给他的温暖无法用言语表达,也激励着他继续向前。


猜你喜欢


爱了爱了!阿拉长宁人文化生活的“大餐”和“小菜”原来这么丰富!


沪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已排查的7347名筛查对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长宁这个居民区打造了一座“旧物博物馆”!


长宁首家AI社区食堂的30多款早餐,皆由“机器人大厨”现场烹制!


同仁医院徐凌博士,荣获上海市大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字:赵   立

编辑:李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